英国留学有哪些需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一、英国的交通
英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异常发达,英国降雨频繁,人人都练就了下再大的雨也坚持不打伞的好习惯。但要一旦雨太大,打伞就打那种长把的高尔夫用伞。因为小伞随便就被吹翻了。英国的草坪四季常青,像一块块厚厚的翠绿绒毯,即使在冬季也依旧绿意盎然,点缀着城市的生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么漂亮的草坪是允许随意踩踏的。英国人的一大享受就是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大中小学校的很多课堂也经常搬到草地上去授课,这也许源于英国的阳光太珍贵了。
英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异常发达。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与铁路系统可以把你带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从南至北横跨英国,也不过4、5小时的车程。如果你选择提早制定出行计划,及早订票甚至可以订到免费的车票,车票的预定方案多样,单程、往返、月票、年票等任君选择。
交通规则——靠左行驶:在英国驾车是靠左行。初来乍到,上街时很容易忘记这一点,看错了方向,结果发现一辆车迎面向你驶来。虽然随时随意横穿马路(Jay Walking)在英国是合法的,但人们一般都会等人行过街交通灯变绿后再穿越马路。跟中国不一样的是,英国开车的人通常想不到在路中间车水马龙的夹缝中穿行。
交通出行:大城市里一般当街招手叫出租车都不便宜,乘公共交通工具要便宜得多。如果真需要出租车,一般都打电话订“小出租车”(mimi cab),这种小出租车比较便宜,但是一定是合法登记的出租车公司。在中国有时需要排几个小时的对买火车票,尤其是在春节前后,但英国不一样,这里最简便的方法是网上订票。25岁以下的学生还可以买一张学生优惠火车卡(railcard)。凭这张卡买火车票还有折扣。
二、多用礼貌用语
在英国,你会发现人们说“请”和“谢谢”的时候比在中国多很多,而且朋友之间也常常用这两个词。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元素。所以。要是不小心撞碰了别人,即使是在地铁上,绝大部分人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
英国最受欢迎的纸币是5镑的小面额零钱,英国并不流行大面额的钞票。英镑最大的面额是50,除了刚来的中国人,生活中没有人会用到这种面值的纸币。通常20镑面额的钞票都存在无法找零的尴尬。英国最受欢迎的纸币是5镑的小面额零钱,如果你万不得已一定要使用大票的话,请记得使用前表达你的歉意,然后恳请别人试着帮你破开。在英国,说“对不起”和“谢谢”是礼仪,不要抹不开面子。
三、英国的饮食文化
英国人爱喝茶的习惯世人皆知。英国人一年喝的茶比任何其他国家的人都多。英国人每年的饮茶量是美国人的20多倍!炸鱼和薯条恐怕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英国国菜,制作简单,也多少显示了英国人不善烹饪。记得习主席访英时,英国皇室给习大开出的一纸餐单上有一道烤鹌鹑或鸽子之类的肉食佐以香菜酱……没错,就是香菜做的酱!据说习大婉拒了香菜酱的黑暗料理做法,英国皇室也觉得不妥,遂换之。
英国人对土豆洋葱的喜欢深入骨髓,经常看到人们成袋成袋的买土豆。英国超市里陈列的蔬菜与我们国内见到的也颇为不同。比如卷心菜可不是咱们的圆白菜,其根粗叶厚,怎么炒也炒不烂。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这种菜到底该怎么吃。芹菜也粗壮如树枝,黄瓜粗大的像茄子,口感并不那么脆爽。英国大街上比比皆是匹萨和汉堡,要么是炸鸡、炸鱼和土耳其烤肉、烤土豆之类的“三高”食品。英国人只要有了牛排,再加上半个烤番茄、几块烤土豆和几粒豌豆,就觉得人间美味了。
饮食习惯大不同:在英国喝茶、喝咖啡很多,但进餐时通常喝冷饮料。与中国文化不同的,英国人并不觉得喝热水或热饮料一定有益健康。所以大学校园里没有灌热水的地方,只能看到出凉水的龙头。即使英国各地都有中国人开的非常正宗的中餐馆,当你的英国朋友说他们吃过中餐时,他们所说的很可能是“英式中餐外卖”,比如炸虾片和柠檬鸡。大城市里有中国超市,你可以在那里买到需要的各种烹饪原料、调味品和锅碗瓢勺。从火锅到电饭锅,一应俱全。但你要是住在比较靠近乡村的地方,一定别忘了从中国带些自己喜欢的各色食品,但是英国海关对旅客携带某些食品入境有严格规定,注意了解最新规定。另一件需要注意的是就餐时间和量。在英国,晚餐通常比午餐正式,吃得也多。学生的午餐一般就是个冰凉的三明治,这跟中国大部分学生习惯的热呼呼的午餐相差很大。
饮酒文化与休闲:英国年轻人里绝对有一种饮酒文化。大学生经常空腹喝很多酒。然后结伙去俱乐部玩,这样玩的时候就不必花钱买酒,那种地方的酒水通常很贵。
四、人际交往要采取主动(makingefforts)
这不属于文化差异,但到英国后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怎么融入英国社会,跟当地人打成一片。这就像个恶性循环。你跟自己的同胞交往时间越多,练习所在国语言的机会就越少,然后就越不好意思开口跟当地人交谈。建议大家到英国后可以参加大学里的一些学生社团,或者设法跟英国人合租公寓。即使这可能使你感到不大自在,也作出努力。
五、天气多变
提到英国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件事就是下雨。英国人经常谈论天气,因为天气变化无常,很多人觉得这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在英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清早阳光灿烂,然后开始下雨,到了傍晚又开始下雪。英国人出门时常带把伞,就为了以防万一。
六、注重私人空间
在北京乘坐地铁,人挤人似乎已经是非常平常的一种心态。在英国,人们更习惯拥有个人的空间,因为英国面积很小,人口也比较少。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别人,都会道歉,并跟别人保持一定距离。
七、生活开支:
在中国,基本生活开支,包括食物、房租和交通费,比英国便宜。这点应该记住,因为这可能大幅度改变你的生活预算。另外,劳动力密集型的商品,即使像女生扎头发的头绳和发夹那样的小东西,都比中国贵很多。
八、小费文化
最后需要提一下的是小费,通常在英国小费给10%。在美国,什么都要给小费,包括出租车司机;在英国,通常只是去餐馆时给小费。有些餐馆把服务费加到餐费里,你可要求餐费单算,小费另外给。但你要是觉得服务质量不好,就不给小费。在英国接受服务后支付小费是传统。诸如餐馆、酒店、打车等有人为服务介入的场合,你通常需要向服务提供方支付一定数额的小费。小费的比例大约在总体消费的10%左右为宜。
九、英国的住宿
在英国留学,初来乍到时通常会选择住校,学校的公寓类型多种,价位不一,既有单人独享的公寓也有多人合住的套间,有些宿舍就毗邻校园而建,有些宿舍则距离校园有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车程。当对于留学生活驾轻就熟时,几个好友通常会选择搬出宿舍开始合租生活,留学不单单是面对书本钻研,更是面对生活中柴米油盐事无巨细,它是一段学习经历,更是一段生活经历。英国没有卡拉OK厅,酒吧文化组成了英伦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们主要的社交场所。在英国无论关系多好的铁瓷也极少把你请到家中做客,结束一天的忙碌,人们更喜欢到酒吧叙叙旧,喝喝酒,跳跳舞,放松下紧绷的神经。
十、英国的节日
国外的节日完全没有国内的喧嚣与热闹,除了大型超市,英国的商店一般上午9点或者10点才开门,傍晚5点或5点半就关门,节日当然是从不开门的,星期六是下午4点就关门,星期日很多商店干脆不营业。
圣诞节完全没有国内的喧嚣与热闹,在英国,圣诞节当天一片沉寂,街头人影寥寥,风儿打着旋从萧索的街上刮过。商家关门歇业,甚至连公交、邮政等服务完全停止。所以,圣诞节到新年期间,储备好余粮很重要。
英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异常发达,英国降雨频繁,人人都练就了下再大的雨也坚持不打伞的好习惯。但要一旦雨太大,打伞就打那种长把的高尔夫用伞。因为小伞随便就被吹翻了。英国的草坪四季常青,像一块块厚厚的翠绿绒毯,即使在冬季也依旧绿意盎然,点缀着城市的生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么漂亮的草坪是允许随意踩踏的。英国人的一大享受就是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大中小学校的很多课堂也经常搬到草地上去授课,这也许源于英国的阳光太珍贵了。
英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异常发达。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与铁路系统可以把你带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从南至北横跨英国,也不过4、5小时的车程。如果你选择提早制定出行计划,及早订票甚至可以订到免费的车票,车票的预定方案多样,单程、往返、月票、年票等任君选择。
交通规则——靠左行驶:在英国驾车是靠左行。初来乍到,上街时很容易忘记这一点,看错了方向,结果发现一辆车迎面向你驶来。虽然随时随意横穿马路(Jay Walking)在英国是合法的,但人们一般都会等人行过街交通灯变绿后再穿越马路。跟中国不一样的是,英国开车的人通常想不到在路中间车水马龙的夹缝中穿行。
交通出行:大城市里一般当街招手叫出租车都不便宜,乘公共交通工具要便宜得多。如果真需要出租车,一般都打电话订“小出租车”(mimi cab),这种小出租车比较便宜,但是一定是合法登记的出租车公司。在中国有时需要排几个小时的对买火车票,尤其是在春节前后,但英国不一样,这里最简便的方法是网上订票。25岁以下的学生还可以买一张学生优惠火车卡(railcard)。凭这张卡买火车票还有折扣。
二、多用礼貌用语
在英国,你会发现人们说“请”和“谢谢”的时候比在中国多很多,而且朋友之间也常常用这两个词。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元素。所以。要是不小心撞碰了别人,即使是在地铁上,绝大部分人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
英国最受欢迎的纸币是5镑的小面额零钱,英国并不流行大面额的钞票。英镑最大的面额是50,除了刚来的中国人,生活中没有人会用到这种面值的纸币。通常20镑面额的钞票都存在无法找零的尴尬。英国最受欢迎的纸币是5镑的小面额零钱,如果你万不得已一定要使用大票的话,请记得使用前表达你的歉意,然后恳请别人试着帮你破开。在英国,说“对不起”和“谢谢”是礼仪,不要抹不开面子。
三、英国的饮食文化
英国人爱喝茶的习惯世人皆知。英国人一年喝的茶比任何其他国家的人都多。英国人每年的饮茶量是美国人的20多倍!炸鱼和薯条恐怕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英国国菜,制作简单,也多少显示了英国人不善烹饪。记得习主席访英时,英国皇室给习大开出的一纸餐单上有一道烤鹌鹑或鸽子之类的肉食佐以香菜酱……没错,就是香菜做的酱!据说习大婉拒了香菜酱的黑暗料理做法,英国皇室也觉得不妥,遂换之。
英国人对土豆洋葱的喜欢深入骨髓,经常看到人们成袋成袋的买土豆。英国超市里陈列的蔬菜与我们国内见到的也颇为不同。比如卷心菜可不是咱们的圆白菜,其根粗叶厚,怎么炒也炒不烂。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这种菜到底该怎么吃。芹菜也粗壮如树枝,黄瓜粗大的像茄子,口感并不那么脆爽。英国大街上比比皆是匹萨和汉堡,要么是炸鸡、炸鱼和土耳其烤肉、烤土豆之类的“三高”食品。英国人只要有了牛排,再加上半个烤番茄、几块烤土豆和几粒豌豆,就觉得人间美味了。
饮食习惯大不同:在英国喝茶、喝咖啡很多,但进餐时通常喝冷饮料。与中国文化不同的,英国人并不觉得喝热水或热饮料一定有益健康。所以大学校园里没有灌热水的地方,只能看到出凉水的龙头。即使英国各地都有中国人开的非常正宗的中餐馆,当你的英国朋友说他们吃过中餐时,他们所说的很可能是“英式中餐外卖”,比如炸虾片和柠檬鸡。大城市里有中国超市,你可以在那里买到需要的各种烹饪原料、调味品和锅碗瓢勺。从火锅到电饭锅,一应俱全。但你要是住在比较靠近乡村的地方,一定别忘了从中国带些自己喜欢的各色食品,但是英国海关对旅客携带某些食品入境有严格规定,注意了解最新规定。另一件需要注意的是就餐时间和量。在英国,晚餐通常比午餐正式,吃得也多。学生的午餐一般就是个冰凉的三明治,这跟中国大部分学生习惯的热呼呼的午餐相差很大。
饮酒文化与休闲:英国年轻人里绝对有一种饮酒文化。大学生经常空腹喝很多酒。然后结伙去俱乐部玩,这样玩的时候就不必花钱买酒,那种地方的酒水通常很贵。
四、人际交往要采取主动(makingefforts)
这不属于文化差异,但到英国后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怎么融入英国社会,跟当地人打成一片。这就像个恶性循环。你跟自己的同胞交往时间越多,练习所在国语言的机会就越少,然后就越不好意思开口跟当地人交谈。建议大家到英国后可以参加大学里的一些学生社团,或者设法跟英国人合租公寓。即使这可能使你感到不大自在,也作出努力。
五、天气多变
提到英国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件事就是下雨。英国人经常谈论天气,因为天气变化无常,很多人觉得这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在英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清早阳光灿烂,然后开始下雨,到了傍晚又开始下雪。英国人出门时常带把伞,就为了以防万一。
六、注重私人空间
在北京乘坐地铁,人挤人似乎已经是非常平常的一种心态。在英国,人们更习惯拥有个人的空间,因为英国面积很小,人口也比较少。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别人,都会道歉,并跟别人保持一定距离。
七、生活开支:
在中国,基本生活开支,包括食物、房租和交通费,比英国便宜。这点应该记住,因为这可能大幅度改变你的生活预算。另外,劳动力密集型的商品,即使像女生扎头发的头绳和发夹那样的小东西,都比中国贵很多。
八、小费文化
最后需要提一下的是小费,通常在英国小费给10%。在美国,什么都要给小费,包括出租车司机;在英国,通常只是去餐馆时给小费。有些餐馆把服务费加到餐费里,你可要求餐费单算,小费另外给。但你要是觉得服务质量不好,就不给小费。在英国接受服务后支付小费是传统。诸如餐馆、酒店、打车等有人为服务介入的场合,你通常需要向服务提供方支付一定数额的小费。小费的比例大约在总体消费的10%左右为宜。
九、英国的住宿
在英国留学,初来乍到时通常会选择住校,学校的公寓类型多种,价位不一,既有单人独享的公寓也有多人合住的套间,有些宿舍就毗邻校园而建,有些宿舍则距离校园有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车程。当对于留学生活驾轻就熟时,几个好友通常会选择搬出宿舍开始合租生活,留学不单单是面对书本钻研,更是面对生活中柴米油盐事无巨细,它是一段学习经历,更是一段生活经历。英国没有卡拉OK厅,酒吧文化组成了英伦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们主要的社交场所。在英国无论关系多好的铁瓷也极少把你请到家中做客,结束一天的忙碌,人们更喜欢到酒吧叙叙旧,喝喝酒,跳跳舞,放松下紧绷的神经。
十、英国的节日
国外的节日完全没有国内的喧嚣与热闹,除了大型超市,英国的商店一般上午9点或者10点才开门,傍晚5点或5点半就关门,节日当然是从不开门的,星期六是下午4点就关门,星期日很多商店干脆不营业。
圣诞节完全没有国内的喧嚣与热闹,在英国,圣诞节当天一片沉寂,街头人影寥寥,风儿打着旋从萧索的街上刮过。商家关门歇业,甚至连公交、邮政等服务完全停止。所以,圣诞节到新年期间,储备好余粮很重要。
本栏最新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